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几天前参加一个交流会做的对今明两年经济形势展望,其核心观点如下: 1、今年以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出现了边际变化,包括消费低迷程度超预期、俄乌冲突以及中美战略博弈、居民储蓄率进一步上升、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地方政府更加困难等。 2、今年4月经济行至低点后,经济回升力度不及预期,其中:供给端,主要是服务业受疫情影响大;需求端,关键在消费、房地产;外贸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预期高。 3、预计2022年GDP增速在3.5%左右,8月预计跟7月差不多,三季度可能在3%-4%、四季度预计在4%-5%。 4、展望明年:消费可能依然偏弱,制造业投资继续放缓,出口下滑等,但也不必过于悲观,预计2023年GDP增速5%左右,一季度可能在4%左右,二季度很可能到8%。 5、展望明年:政策可能的调整方向:进一步出台稳预期政策、鼓励科技创新政策、扩需求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发力,关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政策、改革开放政策。 欧盟委员会9月14日公布立法草案,禁止在欧盟市场上流通强迫劳动产品。去年底美国通过UFLPA的法案,欧盟效仿推动相关草案落地。欧盟草案相对温和,与美国法案有本质区别,如果通过也要24个月之后才生效。 美国是“有罪推定”,默认产品可能存在强迫劳动,中国企业要自证清白;欧盟是“无罪推定”,成员国政府承担举证责任(首先要拿出证据证明产品存在强迫),此后再进行风险评估、谈话、调查(欧盟官员自身实地调查)等一系列流程;把举证责任交给成员国承担,欧盟委员会自己不做调查,是一个协调者。 欧委会设置了公开的调查程序,为经营者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提供了抗辩和维护自己利益的机会;美国WRO和UFPLA没有类似的公开调查程序;没有点名针对新疆,没有天然认定新疆产品有问题,也不针对中国所有产品。就事论事,未来调查也会集中在某一企业某批次产品调查(有具体的税则号、产品编号)。 经过举证、风险评估、谈话、调查后,如果产品确实存在强迫劳动,除非是已经销售给客户的产品,还在本国的产品要求进行销毁。法案最早2024年年底生效,马上实施不符合欧盟自身利益。 前面转载了两则消息,最近文章中类似的内容比较多。对于消息和政策的理解主要是理清交易思路。如果是关注每日盘中的波动交易,不要有什么顾虑,什么强就做什么,只要是风险偏好够高且有交易自信就行。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对板块交易节奏的把握,可能需要有一些中期的定性思考。 我不关注地产,但地产最近的一个月确实走的很强。通达信地产指数8月4日最低1167点,这周四涨到1370点,涨幅17%。地产板块今年有两波行情,前一波是3月16日到4月6日。这两段行情都是在市场调整中产生的。 房地产政策的底限是房住不炒。只要这个不发生变化,就意味着地产的居住属性大于投资属性,房地产的销量和价格与居民收入变化挂钩。之前我在文章中提过,地产行情没有什么行业逻辑,就是在做政策博弈。体现在板块上,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度比较低;体现在交易上是区间波动的内卷。 比较地产股今年的这两波行情,目前为止现在这波比前一波明显弱,上涨斜率平缓,涨幅更小(也许小概率还能继续涨,不确定)。最近几个月,房贷利率下调,化解处置问题公司风险,地产公司发债,保交楼,各地刺激房产的政策明的暗的出了不少。应该说现在地产的整体环境比3月好不少,但地产行业指数却上不去,弹性明显小了。上证指数现在的位置与3月是差不多的。 地产行业指数叠加上证指数 这是地产行业指数叠加上证指数的日线图。我用黄框把地产的两段上涨走势标出来。这两段上涨与上证指数之间的节奏关系非常类似。3月16日上证指数最低到3023点后开始反弹,地产指数同步见底上涨。反弹中地产指数比上证指数强的多。上证指数4月6日是反弹的最后一根阳线,之后开始下跌,地产指数同日见高点下跌。 4月27日上证指数见底开始趋势性上涨,地产指数同步见底后横向震荡波动。从3月16日到4月27日包含的一起一落,上证指数和地产指数的节奏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强弱有区别。从7月5日到8月2日的三段式调整,地产指数与上证指数的节奏也完全一致。 再看现在,上证指数8月4日第一根阳线上涨,地产指数同步开始上升趋势。上证指数的高点在8月17日,9月13日的第二个高点没创新高。与第一段类似的是,地产指数明显强于上证指数,9月中旬创8月初以来的反弹新高。最近三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破位下跌,地产指数在本周出现了两根单日跌幅超过2%的中阴线。上图中我圈出了两段反弹见顶后的走势。 从上图观察,今年地产和上证指数的起落节奏基本一致,并没有走出独立行情。在指数反弹时地产表现更活跃,当指数走出趋势性上涨时地产表现比较弱。如果继续重复前面的节奏,后面是什么情况大致可以做一个推测。 从短期数据观察,情绪已经到了极值附近,短线反弹越来越近了。单纯从技术图形的角度观察,这里的下跌幅度会明显小于4月之后的下跌。上面的地产叠加上证指数的图也支持这种判断。目前上证指数是中期下降趋势,如果没有增量资金入场,而市场风险偏好又不断降低,可能出现重心不断下移的震荡调整。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4月27日的低点是两只黑天鹅和一头灰犀牛推动的,现在的股债性价比更高,会不会出现比这三个更大的利空呢?正常情况下指数快速跌回到4月底的低点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过去几个月的走势说明,地产、金融、大盘价值都无法推动市场走出趋势性上涨,没能成为市场的主线热点。执着于这些方向的机构投资者仍然在期待政府发力稳增长,加大投资力度。我觉得政府今年是靠前发力,继续加力的空间可能比较有限。后续稳增长的力度可能会低于预期的。 对于周五,我不想用短期见底前大盘价值股补跌来定义,虽然很像,可能性也不小。我觉得只有成长主线回归,市场才会重新恢复活力。成长股可以期待三季报,可以期待年底估值切换,用业绩增长降低估值水平。地产和稳增长需要继续做政策博弈,这个不确定性是比较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