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以快制快,阻断疫情传播,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动态清零”是我国控制急性传染病的总原则,也是我们新冠防控的总方针,在过去近三年的时间里面,中国本土出现了300多起由境外输入导致本地发生的疫情,这些疫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实践证明,“动态清零”总方针是科学的,效果是显著的,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所以目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吴尊友介绍,传染病从高流行地区向低流行地区蔓延扩散,就像水从高位向低位流动一样,它是传染病传播扩散的一种自然规律,武汉疫情控制以后,我国主要是境外输入造成本地的疫情传播扩散,所以我国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实践证明这个总策略是科学的,是有效的。 疫情防控政策是否变化,全社会高度关注,尤其是股票市场。过去一年多来不少主流机构积极加仓疫后复苏板块,在网上可以看到一些知名职业投资人对目前的防疫政策颇有微词。市场有较高预期会后或年底前防疫政策出现明显变化。我不清楚会不会变,只是谈一些个人想法。在现有防控措施下,社会运转效率受影响,消费就业受影响,但整体是比较平稳的。以上海为例,工业制造业生产正常,路上车是多的,地铁高峰时段是挤的,周末饭店人流还不错,周边景点还挺热闹的。 如果放开,基本上就是让所有人感染一遍。放开初期,病例会明显增多,人流物流会明显减少,消费可能比现在差的多,餐饮旅游会明显降温。而这个感染传播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呢?东部地区民众对疫情认知接受程度比较高,中西部地区就要差不少。医疗资源挤兑是显而易见的,可能导致社会层面的动荡。现有政策批评的声音不少,放开后批评的声音可能会比现在多几倍。 日本、新加坡与中国地域大小不同,人口结构不同,产业结构不同,社会资源不同,区别是很大的。彻底放开、躺平就是赌一把,风险很大。如果出问题,损失是巨大的。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还有ZZ层面的损失。民众内部凝聚力可能会明显下降,可能会加剧社会各阶层非常激烈的对立冲突。 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大的是优化防疫措施。与放开躺平相比,这个优化显然会是更接近现有防控政策。是基于现有经验提升防疫效率,降低对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估计优化后的政策依然会保持比较高的防疫强度,也许都不一定算得上是渐进式的放开。 由于之前资金的持续博弈,一些相关股票位置并不低。比如旅游、酒店等,不少股价比疫情爆时点前的位置更高,包含了较高的放开预期。如果躺平放开,预期落地叠加消费餐饮快速回落,股价未必会有多大的表现空间。如果是优化,力度不及预期,股价推动力就不充分。基于上述想法,我觉得疫后复苏板块性价比是比较一般的。 锦浪科技公布三季报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95-7.2亿元,同增91-98%;扣非净利润7.1-7.3亿元,同增134-143%。预计Q3实现归母净利润2.97-3.22亿元,同增138-158%;扣非净利润3.34-3.62亿元,同增240-265%。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979.53万元,主要为远期结售汇业务损益等的影响。 南网科技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06亿元,同比+50.16%,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169.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175.86%。2022Q3预计实现营收4.05亿元,同比+76.57%,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4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436%。 锦浪科技业绩不错,季度利润加速增长,储能变流器出货量快速提升,明年的出货量更大。预估对应明年利润的动态市盈率估值在30倍出头。南网科技收入增长不错,利润提升速度更快,规模效应显现。通常三季度是公司传统的结算淡季。前几年环比二季度利润大概减少-50%左右。今年淡季不淡,收入同比增长80%,环比-11%,利润0.6亿,同比400%,环比-20%,公司在手在手订单充沛。8月中标了广西首个共享储能电站EPC项目,实现了独立储能业务在广东市场外的突破。未来业绩增长能见度比较高。短期估值偏贵,长期市值体量比较合理。 美国9月通胀数据再超预期。CPI环比0.4%,同比8.2%,核心CPI环比0.6%,同比6.6%。分项看,能源和二手车价格回落,服务通胀进一步攀升,房租价格大幅上涨,完全抵消前述项目拖累。预期美联储11月加息75个基点,12月继续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也在上升。 周五A股大幅度上涨。在前面提示底部和短期向上拐点是比较准确的。A股内部动力逐渐增强,外部压力自然就减少了。医疗保健和医药行业爆发性上涨,医疗是万亿贴息贷款,医药是集采降价好于预期。我觉得核心原因就是跌多了要涨,其它理由听听就好了。比如医疗贴息的事情,医院申报的是原来年度计划购买的因为疫情收入下降搁置了的设备。上次听一个上海医疗系统内的设备采购专家就财政贴息做交流,提到上海所有医院三年内不采购任何新设备也可以满足现有医疗需求。如果收入端没有明显好转,医院对设备采购的积极性是比较低的。 压制医药股的是三个因素,集采政策、疫情、地缘政治。据说部分地区集采降价幅度好于预期。疫情问题不重复说了。地缘政治看美国的表态。这三个因素目前看有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呢?如果投资者认为股价中已经充分体现了负面因素,现在是边际好转股价修复,这完全没有什么问题。未来的阶段性压力可能是来自于医药基金净值反弹后的赎回。 市场在传教育领域推出类似的财政贴息贷款,通过银行贷款帮助学校进行日常的信息化投入。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每个高校原则贷款项目申请不低于2000万元。加上之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软件信息系统国产化替代,这两天不少券商开推荐信创软件的电话会议。立意很高,拿美国限制中国半导体为例,提出信创软件具有与半导体同样重要的战略核心地位。 大道理是说的通的,不过核心因素是空翻多的资金进场,不想搞逆势的大盘权重,也不想搞机构重仓的新能源。挑了冷门的体量相对比较小的信创软件下手,让券商研究员配合着打打气是比较容易的。信创、医药研究员坐了这么长时间的冷板凳,KPR不合格。好不容易来行情了,还不支棱起来?电话会议开起来,研究报告发出来。处于中期下降趋势的行业,深度报告多数都是提前写好。研究员通常是等到两三根阳线有企稳迹象才发。交易主题热点、超跌方向,市场热情起来了,手快的就要果断做。等把上涨原因研究清楚了,大概就是要么想入手已经晚了,要么认为理由不充分不敢做了。 上证指数日线图 4月26日我提示反弹来了,10月11日文章提示短线反弹、大级别底部区域。今年的两次重要低点我基本都把握住了。当然这次低点还需要后面的走势来验证。高点没有把握住。一是个人能力问题,二是缺乏判断依据。我没有意识到7月中旬的高点是非常重要的。高点下跌是外围因素和投资者缺乏信心所致,并非是A股本身有大问题。3000点是历史估值底部,3400点估值就高了?从长期来说,今年4月到10月上证指数的波动区间都是历史底部。 在最关键的时点提前发出鲜明观点,这样重要的交易转折点一年可能也就两三次。上证指数四连阳了,我的数据显示短期情绪和活跃度快速上升到高位,下周震荡幅度可能加大。前两天文章提了底部结构的预判,这里只是非常简略的说了下周的定性看法。情绪从极度悲观快速上升到短期过热,这个时候还去做太细节的预测就算是盲目自信了吧。有了上一次底部的经验,游资快速入手,可能会集中猛搞一波个股。下周分化比较大,个股就看运气了。
|